昨晚看了Breaking and Entering,事前已做足心理準備,抱着零期望的心情去入戲院。當我知道外國影評人把此片彈得一文不值時,心裡也起了猜疑。沒理由吧!不竟導演是Anthony Minghella (The English Patient, The Talented Mr. Ripley),絕無可能得個C-,比起咒怨2還是差。早陣子看完Clint Eastwood的Flags of Our Father己經好不明白為什麼有資格被提名金球獎最佳影片,再加上Breaking and Entering並是那麼差 (雖然也不是最好-太多對白,說得太明,又有點故弄玄虛,而又大少空間給觀衆思考,但也有張力,戲味還可以,大抵也值個B),只好說句今年好片真不多。本人選擇還是United 93。
偷情片近來彷彿成為了一個熱門的主題:Mike Nichols的Closer 跟Woody Allen的 Match Point 就是好例子。前者剖釋偷食是基於 love at the first sight;後者則說到大話被揭發與否就看看你的彩數。有運起來,殺了人也不用填命。Breaking and Entering 說的也是偷情,但角度則不同。所謂 'breaking' 就是 'entering'的其中一環。有些事情必須要先被破壞,才能安然健全,鞏固起來。愛情便是一個例子。Jude Law偷食過才知道女友Robin Wright Penn的大愛,而兩者的關係才能由疏離變成commitment。這段感情線在戲中着墨不多,離離又合合,有點兒令人摸不着頭腦。但想深一層,女方只不過是 attention seeker,要的就只是男友呼天搶地的把自己爭回來。只不過男方一直自建障礙,還是要放蕩一下才安樂。
人生也是如此。那個年青人在開場時永遠要打爛(break)玻璃才能進入(enter) Jude Law的office 偷電腦。但最後兜兜轉轉認了個錯,還能堂堂正正地步入 office裏跟他道歉和道別。不用偷偷摸摸,反而挺起胸膛。能夠成仁上了一課只是別人肯多給一個機會。先破壞,後建設,這個人生及愛情觀真的十分解構主義 (deconstruction)。
我們的現實生活又有多少東西可以在摧毁後再重生?人與人之間的感情太疏離了,還要忍受breaking的痛苦才能達到化境(enter a new phase),看來生存真的需要技巧和忍耐力。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