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urday, January 12, 2008

NICHOLASYBWONG
This is the 300th post of my blog.

Friday, January 11, 2008

你四處張望,彷彿希望在地下尋回你曾幾何時在哪兒掉過的東西,可惜,路不拾遺的人太少,但你卻不斷找,不斷找,以為差少少便可以找到。

a horny cock and the cocky horn
resemble the temperament
beneath the moans - a mixture
of agony and affinity. the action was
out of tune inside the room,
a spacious, notorious room,
called myself. body as currency -
so it's not love actually. so not,
so what? the flesh hums
flatly as I take out a prepared
verdict. I plead not guilty but
describe myself as an unfaithful,
degrading, humping dog,
searching its lost face in the bog.

找我兩個字,外型很像,其實只是相差一撇,就是差一撇,你便可找到我,誰估倒你雙手突然麻了,再執不起筆,也找不到我。

我就是你找的過程再加一些力,再加一些力,你便完成了我,也會看見我。

Thursday, January 10, 2008

今日去了個 Live Karaoke Lounge,原本想唱《化》,但係個琴師話無依首歌,於是便唱了《可惜我是水瓶座》,唱 Live Band 的感覺很爽。

突然,回想起近年有些歌詞很到位:

1. 未信共對上百年未愛他 -- 《化》
所謂化,就是放棄自己夢寐以求的人,和一個對自己好但自己又不是最愛的人一起,樹大好遮蔭。

2. 洗錢很快,怪城市不好 -- 《好好擁抱》
每個月中就開始找一個代罪羔羊,為自己的賬户祭旗。

3. 人擠迫便容易退步 -- 《天水圍城》
生活的留白是自我反省的必要條件。

4. 是,所有熱情會乾掉,一發現已經成熟了 -- 《Crying in the Party》
這不是我們正經歷的事情嚒?

Wednesday, January 09, 2008

My Weight

de-
(th
e
ide
a o
f me
wei
ghs
mor
e th
an m
e) lig
ht

Monday, January 07, 2008


l (a
le
af
fa
ll
s)
one
l
iness
by e.e. cummings

Sunday, January 06, 2008


不明白為何外國的影評是這麼負面,難道他們不知道看王家衛的電影是不應該有期望的嗎?單看故事人物結構,已經知道 My Blueberry Night 是《重慶森林》的翻版,是講愛,並不是講愛情,愛情就在戲完的一刻才開始,連 Norah Jones 的 The Story 也在片頭時警惕了我們: "I don't know how to begin. This story has been told before"。重覆的不只是故事脈絡,亦是我們彼此之間的愛情故事,全世界的愛情故事來來去去也是那幾個版本,我們經歷的又有多大的出入?
有趣的是這套戲終於把愛情當上癮看待,賭錢,酗酒跟和一個人一起全是都心癮,萌於心,抑於心,散於心,受於心。戲看完,自己想想,究竟儲多少個白色籌碼,又有幾個是紫色的?我自己不愛吃莓,但也知這塊現在爛面的藍莓批,總可幫人填填肚。
一個鏡頭,就告訴了觀眾什麼是水乳交融,厲害。

Thursday, January 03, 2008

今晚突然一個電話,令半結冰的大明湖面泛起一兩回漣漪,部分的湖霜溶化了點,忽冷忽熱的交界卻苦了湖下冬休的小生物,要醒嚒,還是繼續睡下去?春天來了嚒?遊人卻紛紛拿出相機,把這個不冰不水的奇景拍下。

08年,各位要身體健康。

我今年要靜心,這會令我舒服點。

你說把愛漸漸 放下會走更遠
或許命運的簽 只讓我們遇見
只讓我們相戀 這一季的秋天
飄落後才發現 這幸福的碎片
要我怎麼撿

Wednesday, January 02, 2008

前幾年,四個頒獎禮都出現了一首我沒有太在意的歌,聽過了幾次後又在K房唱了幾次,它便成了我現在其中一首最愛:《最愛演唱會》。今年情況有些相似,一直沒留意到《前程錦鏽》的歌詞,聽了後回想起中學年代。中五那年,全班參加了大合唱比賽,唱的正是羅文版本的《前程錦鏽》,結果攞了冠軍。

今日,facebook裏 add 了些中學同學,但都喺得個 add 字,甚少交談。中學時,我已經自己為大,和很多人已談不攏,畢業後,各自有自由的世界,衍生了不同的價值觀,人就是這樣的疏遠了。舊同學有如舊情人,不如不見,最怕要無事找事談。

但也很懷念一些狂莽: 在力霸用十蚊單挑打麻雀機的西裝友,在長洲一起躲起來三四天,每個星期五去看戲然後到 Shooters 飲嘢吹水,邊叫外賣 pizza 邊重溫九鐵鬧鬼廣告.......

那年一起靜坐抗議 那年一起玩物喪志
那年一起暗戀然後失戀了 默默扶持
那年班長競選 才學會政治
當走進大社會 奉獻少 罵戰多
相識接著拆夥 
朋友仔沒有幾個 幾個敵人很多 
少一個不算少 多一個都太多
當初唱字母歌 學會的 未算多
終於領悟再多 人跌倒又上一課 一課
校門即使逐一給光陰上鎖 

Monday, December 31, 2007

最無謂的八字

1. 忙
任何人都可以很忙,也可以不(太)忙,每個人一日都只是有同樣廿四小時,忙極咪又係廿四個鐘,唔通會有人忙廿七八個鐘?阿媽忙極也會煲湯你飲,Bill Gates 忙極也不忘賺錢,最怕人家用忙當藉口,忙的真身就是懶,敵人就是心。

2. 愛
很難定位,也因為這原因,什麽也是愛,什麼也不是愛,兩個人一起什麽也是,什麽也不是,詞不達意,但明知無意義卻又會再講,這不是不愛或愛的年頭,而是不愛和愛的年代。

3. 愁
原來愁過的東西都不值得絲毫腦汁,我們愁的原因,是因為有太多不可能性和未知之數在生活內,算罷啦,每日起身後便應該做定心理準備會有一兩個小狀況發生,這樣,日子應該會過得好一點。

4. 醉
明明醉咗又話自己未醉,到真係冧咗時,又唔知自己醉,麻煩人又麻煩自己,清醒時又話要醉,嘔到仆街時又發誓唔飲,咁即係點?

5. 神
很奇怪人會信神,宗教之說全是催眠之術,等同於當時 Panasonic 勁谷鄭秀文嘅《捨不得你》一樣,日播夜播,一聽到就煩,另外連人也這樣難信,又怎樣去信這個形而上的物體?

6. 錯
根本無話對或者錯,對只不過是大圍認為正路的想法,每個錯誤後面都有另一條路,我想現在只有「好」和「可以更好」這兩種評語。

7. 要
現在的人想要太多東西,如果人人可要少些,但同時又製造和建設多些,這個世界應該不只這樣。

8. 錢
錢之所以重要,全因資本主義的霸權。每樣事物都值超所物,究竟要賺幾多先夠?無底,資本主義的精要就是無底。

Sunday, December 30, 2007

死啦,仲未有心情做嘢,08 年要盡快開工。
就讓這個歌名和歌詞送走 07:抬起我的頭來 -- 如果你的愛心健在,用來害你所愛。
今日和一個舊學生在又一城見了面,他幫我在 UC Berkeley 買了件 hoodie,為了回禮,便請他吃了餐便飯。誰不知他在點菜前說了句:「我可唔可以飲酒?」哈哈。

談話中,發覺不少自己教過的學生都被外國名校取錄了: Oxford, Cambridge, Cornell, Berkeley, Boston...,讓他們還我自己的心願吧。 讀成書與否,總覺得他們的言行在燃燒着青春。

不知道在外國留學的感覺是怎樣的呢?

我的過年物品:The Stone Gods (08年前一定要看完),方大同新碟,張敬軒精選,以及和我不離不棄的 Ah B。

Friday, December 28, 2007


很慚愧,小說買了差不多六年,還未看 (我正在看 Jeanette Winterson 的 The Stone Gods)。而電影版本則頗好看,我會俾 B++。要將這 meta-fiction (fiction about writing the fiction) adapt 成電影實不容易,片中也有一些細膩位。最愛配樂 (用打字機的嗒嗒聲去 intensify 個 suspense),攝影和剪接。其中,當講述男主角 Robbie 走到海邊臨時基地的一幕,一個長達七八分鐘的鏡頭一 take 過,好勁。
不要錯過片末 Vanessae Redgrave 被訪問那一段,十分搶戲,而訪問她的正是 The English Patient The Talented Mr. Ripley導演 Anthony Minghella。

Tuesday, December 25, 2007

睇番一啲叱咤 archieve,盧巧音在奪得叱咤至尊歌時說過:「多謝一啲由愛我到唔愛我嘅人,亦多謝一啲由唔愛我到愛我嘅人。」

同時黃偉文又說:「要多謝一個人,無佢寫唔到嘢,就算寫到,亦唔開心。」

Monday, December 24, 2007

〈髮如疤〉


身體餓了
便除下鈕扣
讓毛孔收集指尖的微熱
觸覺
像微波食物般即叫即熱
飽肚之餘
也沒什麼難度

不用言語 不需耳語
咀唇只應為皮膚歌唱
多餘的說話省下吧
說的不會兌現
聽的更不對辦
一張咀應該合理的
結巴 結巴

毛髮
如詩 如畫 如花 如家
油潤和亮澤
但迂迴得過份
也薄弱得連紙碎也撐不起
一輪電光火石
將身上的些微的毛髮
燒焦了
一個像末世的身驅
怖滿戰役後的頹垣
指尖順着人體的曲線蠕動
踫上了焦疤
卡輪了幾回
一些沒傷口的疤
一些沒興致的話
在找一些噓去唏
也美化了一副敗瓦

先知趁機預言了一席話
咀巴違規了 無法結巴
毛髮亦從此成為我們
定時定侯要自挖的倉疤

Friday, December 21, 2007

頂,又開始瞓唔到覺,以為買咗個新枕頭,可以舒舒服服,但點知發咗個輪惡夢,瞓咗三個零鐘頭就醒咗。保你大啦,唔好大時大節先失眠。

好Q肚餓,整個杯麵食先。

Thursday, December 20, 2007


http://www.apple.com/trailers/independent/teeth/trailer/

看到這個 trailer,呆了。竟然有人將 'toothed vagina' 拍了電影,可以用來教 castration fear。

我的叱咤名單

1. 酷愛
2. 木紋
3. 愛回家
4. 前程錦鏽
5. 東京鐵塔下 gulu gulu
6. 男人KTV
7. 逼得太緊
8. 花落誰家
9. Crying in the Party
10. 零時零分

大碟: Listen to Eason Chan
新力軍: (金) 洪卓立 (銀) 小肥 (銅)周柏豪
唱作人: (金) 王菀之 (銀) 張繼聰 (銅) Eric Kwok / 周杰倫
組合: (金) 農夫 (銀) Twins (銅) E02
女歌手: (金) 容祖兒 (銀) 何韻詩 (銅) 謝安琪
男歌手: (金) 陳奕迅 (銀) 張敬軒 (銅) 古巨基
我要提醒自己,所以想重 post 這篇東西。

Tuesday, December 18, 2007

2007 年小回顧 Part I

最開心事情
1. 布吉之旅 - 六人行,大鬧布吉,復仇Pierre小行動,先知先覺地入住 hip resort Indigo Pearl,絕對是今年最開心的四天。
2. 7-11 故事攞獎 - 雖不是出塵之作,但也過得去吧。
3. 論文得到 external examiner (Michael DeAngelis) 最高評價,有望在畢業前有額外收獲。

最喜愛電影: 色‧戒
最喜愛歌曲:酷愛,感情用事,鍾無艷,彩虹,化,最後今天,好久不見 ,紙婚

最難忘時刻:
1. 凌晨四點半在先夫家執嘢走,但佢竟然唔知。
2. 原子彈從天而降。
3. Charles 生日,見到他收到Wii後很開心。
4. 同阿胆係 Indigo Pearl 個 reception 到同 Pierre 對質。
5. 去了南丫島看風車

最無聊事情: 寫咗溏心 Part II,超過一萬點擊。

最重大發現
1. Blocking Angels
2. Hot Cha
3. Peter Thomas Roth 嘅 cucumber gel masque
4. 自己原來喺凌晨三點前,唔喺三點後出世。
5. Facebook
6. GM Gadgets
7. 台灣誠品有得賣嘅 OR (Oriental Retreat) 系列產品。

最亢奮事情:喺酒店偷嘢。

最遺憾事情:
1. 今年生日無切到蛋糕,無許到願。
2. 賴嘢後又賴嘢,之後仲賴嘢。
3. 排球可以再打好D。
4. 無坐到海洋公園個輕汽球。
5. 12月2號仲喺悉尼,無投到票。

(真正)哭過的三次:
1. 先夫房。
2. 原子彈 D Day。
3. 看東京鐵塔時。

最想去但仲未去的地方:
1. 西藏
2. 北海道
3. 台北遼寧街 (始終有心癮)
4. 香港個 drive-in Cinema
5. 教堂 (either 食煙 or 結婚)

最正義一刻:係銅鑼灣站見到有人暈咗喺月台,九秒九跑去扌禁求救掣。

總成績:
工作: 60分,OK la,啲人蠢D,自己不是太投入,但自由度高,可作為踏腳石去到另外一個學術層面。
健康:70分,係上半年身體有了些毛病,驚咗成個月,其他OK,至少今年打波無斷腳。
學業:75分,自己找來的 exposure 不錯,已鋪排到O八年頭仲有嘢出,論文可以再好啲,但MPhil 來說已經夠洗,理論可以再紮實些。
錢:35分,隨了在英皇撈過吓外快外,賺到OK嘅錢,其他如舊,無錢剩。
朋友:80分,不想多說,心領,沒有你們,我不知今年怎樣過 (Charles, Ah Daam, Leon, Kyle, Adrian, Michael, Lawrence, Jason, Ma Ran, Tiffany, Glory, Denise, Man Kit, Joseph...)
感情:25分,開心一日有一分,應該都有廿五日掛,咦,好似無喎,事但啦。

有漏 Part II 再寫啦!

Monday, December 17, 2007

ALL ABOUT LOVE Part I

'I Love You' 對你來說是什麼?容易說出口嗎?愛聽嗎?愛說嗎?信嗎?懷疑嗎?
法國女權主義者 Luce Irigaray 說 I LOVE YOU 牽涉權力和期望。她認為說 I LOVE YOU的人是期盼着 the beloved one 受落後會將自己變成說者的 ideal image,繼而成為他/她的 object of affection,跟着便被佔有了。

所以,Irigaray 便鼓吹用 I LOVE TO YOU 去代替 I LOVE YOU,原因很像 I SPEAK TO YOU 或 I LISTEN TO YOU 一樣,整個 action 變成一個 indirection,而那個 beloved one 只會簡接地被牽涉在 loving 動作內,保持着距離,因而維繫着愛者與被愛者中間的差異。

我想問:

1. I say 'I LOVE YOU' because I demand a listener and I hope the listener would be able to receive the message. So what is the difference of saying 'I LOVE YOU' and 'I LOVE TO YOU'?

2. The preposition 'to' still suggests a sense of speaker and listener and does not actually remove or eradicate the intention of the speaker.

3. If everything has to be said to make the whole predicament of loving so indirect, why do we not simply say 'I LOVE ABOUT YOU'? At least it sounds more self-involved than communicative and therefore does not necessarily require the listener to respond to it.

Anyway, I love about you because it's all about love.